从雀圣语看香港电影的独特风味

admin

  香港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自由开放,兼容并蓄。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多元文化有机融合,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需求的人们在这里相遇,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香港本土文化的故事:壮志凌云的英雄本色、快意恩仇的侠骨柔情、喋血街头的热血激昂、枪林弹雨的正邪较量、平凡世界的嬉笑怒骂、沧海桑田的爱恨情仇、人间百态的岁月神偷。

  香港电影,便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香港地区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仅次于美国)。香港电影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在世界每个角落,而香港武侠更是风靡全世界,中国功夫誉满全球。与此同时,香港电影金像奖也与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为华语电影三大奖。

  在传承上海老电影精髓的基础上,香港电影海纳百川,吸收借鉴西方电影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将之完美融合于本土化的创作中,缔造了风格独特,标签鲜明的“东方好莱坞”神话。庞大的海外及内地市场支撑了香港电影的繁荣,为它带来了资本的厚积薄发、人才的百花齐放和题材的百家争鸣。

  香港是百态的,香港把它的性格投射在不同的电影人物身上,有豪情万丈,亦有无奈失意;有诗情画意,亦有痴情缠绵;有命运纠葛,亦有英雄梦想。

  电影世界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每位影迷的心目中,香港电影一定都是一个华彩夺目的分支。一座城市之中诞生了如此之多的灿若星辰、个性迥异的名片佳作,而每一部及其创作与演绎者都足以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便是香港电影

从雀圣语看香港电影的独特风味

  在这里,徐克用信手拈来皆意境的潇洒自如,展示了刀光剑影中的江湖飘逸与豪情侠义;吴宇森用枪林弹雨中的气定神闲和险恶江湖中的不离不弃述说着义薄云天的兄弟情义;周星驰在江湖纷争与善恶对决中演绎着小人物的英雄梦;陈果用凌厉的镜头和虚实相生的叙事风格描摹着底层青年无处安放的青春;陈可辛用平凡人的生活轨迹勾勒着时间流逝的痕迹,用温暖的镜头见证着不断重构的城市图景中不变的人情。

  庄文强和麦兆辉用精妙绝伦的情节设置构建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黑白博弈的无间世界,在亦或仰望苍穹,亦或俯瞰人间的天台上,演绎了多少欲说还休的宿命故事与爱恨情仇。罗启锐将童年回忆收编进岁月,在社会现实与历史记忆的不断交迭中,为我们讲述了生命轮回里那怀旧却不守旧的温情往事。许鞍华和彭浩翔用灯火通明的城市风景与目不暇接的都市速写,展现着寻常人家与都市男女的生活百态。

  轮回的时空光影与流动的现代情感在王家卫的电影中相得益彰,昨日摩登,一场旧梦的沧桑感裹挟着对逝去岁月的念念不忘,一同钻进了观者的内心深处。枪火激荡的城市追逐与末日英雄的放肆狂奔在杜琪峰的电影中相互交织,支离破碎的江湖恩怨与血色浪漫跃然于现。时代更迭中的悲欢离合在关锦鹏的作品中跌宕起伏,淋漓尽致,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巧妙留白引人遐想无限。

  这便是香港电影,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成长与梦想都难解难分,不离不弃的香港电影。是既有着浓浓的宿命意象,又满含着对纯真情感和梦想成真的崇尚与憧憬的香港电影。

繁华似锦,群星璀璨

  回眸香港电影,总有这样一些演员或者他们所塑造的银幕形象,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其音容笑貌、行为做派、言谈举止,召之即来却挥之不去,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成龙将中国功夫带向了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武术狂潮。他在2012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史上最伟大的20位动作影星”中的第一名,更是于2016年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来自《上海滩》的许文强《卧虎藏龙》,小马哥着一袭风衣款款走来,潇洒的身影尽显《英雄本色》与《赌神》气概。2007年,发哥荣获美国AZN电视台 “亚洲卓越奖颁奖礼”终身成就奖,成为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

  《喜剧之王》周星驰在啄喙重生的不断打磨与突破中创造着电影奇迹甚至于神话。2013年他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破23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全球票房更是高达2.18亿美元,刷新华语电影全球票房纪录。2016年执导的科幻电影《美人鱼》,以超过33亿元的票房成绩创下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新纪录。

  张国荣用一生诠释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在《霸王别姬》中成功塑造的程蝶衣这一“不疯魔不成活”的经典角色,始终是世界影迷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经典 。他是《倩女幽魂》中痴情的宁采臣,是《胭脂扣》中风流倜傥的十二少,是《阿飞正传》中忧郁的阿飞,是《烟飞烟灭》中不一样的烟火。2005年,香港更是出版了纪念邮票以表彰和缅怀这位华语影坛与乐坛的超级巨星。

  梁朝伟的眼睛会说话,《重庆森林》中的克制深沉,《春光乍泄》中的迷离深邃,《花样年华》中的自然流露,《无间道》中的忧郁冷峻……他眼神里尽是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愫。

从雀圣语看香港电影的独特风味

  他是戛纳电影节、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影帝,是首位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的华人男演员。

香港电影,永远在路上

  香港电影崛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李翰祥、胡金铨、张彻、楚原这“四大帅”在延续中国古典美学表现方式的基础之上,透过好莱坞式的片厂制度将电影制片手法精致化、极致化,拍摄出了一批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经典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在不断的摸索与打拼中终于找准了自身的定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异军突起,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港片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无坚不摧,浩浩荡荡,所向披靡,成为了世界影坛一匹战无不胜的“黑马”,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风靡全球,进入了香港电影巅峰期。

  新世纪之初,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技术手段的螺旋升级导致了数字媒体对人的取代,“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电影高科技手段给香港电影带来了莫大的冲击。几经人事流转,江河变迁,进入千禧年后,香港电影进入了低潮期,最低迷时,电影工作者甚至从繁盛时期的两万人锐减了五千人。

  2003年,香港电影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CEPA协议(全称为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颁布,规定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可以享受与内地电影同样的待遇,且香港电影可以从内地融资,香港资本也可以投资内地影院。这一重磅出击的利好举措为跌入谷底的香港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拥有了新时代新标准的中港合资流水线,开启了华语影坛一个新的篇章。

  自此以后,机遇、资本、市场都给香港电影一路绿灯,徐克、许鞍华、王家卫、陈可辛、周星驰等香港顶级电影人带着一直以来坚守的电影梦想,纷纷北上进军内地市场,一大批优秀的合拍电影相继涌现,实现了香港电影理念与内地人文背景的完美契合。

  《十月围城》用武术力量与侠义精神立体地表现出了无名义士们的人性光辉,通过民国时期的英雄群像图完成了对武侠文化的真诚致敬。《黄金时代》用层层递进的相互对照和简洁客观的镜头语言铺陈出了萧红不断抗争和追求,通过写作尽情释放生命能量的一生,展现出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体命运。《一代宗师》用炉火纯青的影像表达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无限意蕴带我们重温了那个逝去的民国武林,完美地描摹出了那一大时代的凄美与辉煌。

  就像是《一代宗师》中的叶问与宫二,杰出的香港电影人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他们刚毅、坚韧而勇敢,痴迷于电影的世界,“无不过火,尽皆癫狂”,在属于香港电影的岁月长河里,他们孜孜不倦,步履不停。

  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长恨歌》片尾是这样一行字幕:“这座城市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

  这句话适用于香港,亦适用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洒下灿烂的光芒。

  电影《英雄本色》的英文题目是A Better Tomorrow,明天会更好。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香港电影的明天会更好。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